科普知识

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七夕

admin

小时候,天特别蓝,星特别亮。夏天夜晚在院子里乘凉,躺在席子上,仰望深蓝的夜空繁密的银星闪闪烁烁,听大人幽幽地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并指着银河边上的一颗大星说,那就是织女,又指着另一边并排的三颗星说,中间那颗大的是牛郎,两旁较小的是他的两个孩子,自己也是孩子,往往还没听完,就迷迷糊糊入睡了。那是多么美妙的夜晚啊。与此有关的,就是七月七日那天,姑娘媳妇们都相约忙着去过七夕节了,那时太小,只跟在别人屁股后头看热闹。长大后虽知道了很多事情,却失去了儿时的情趣。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女儿节,是我国妇女两千多年来的传统节日。旧时代,妇女没有社会地位和人身自由,很少有交际娱乐活动,所以把乞巧节看得很重。新时代,妇女解放,地位提高,社会活动与男人一样多,甚至还多出了一个三八节,所以乞巧节就慢慢地从妇女生活中淡出了。但它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遗产,还应该珍藏起来,以便向后人展示。古董行里都知道,越是绝版的书画越是价值连城。
乞巧,就是祈求仙女(织女,手巧,能用云霞织出彩锦)传授机巧:针织之巧,婚配之巧,生育之巧等。大多是情投意合的姐妹们约在一起,祭祀织女,迎接巧神。活动分四步进行,1,泡巧:六月六日,把能一节节生长的青草泡在水里,到七月七,长到一尺多高。2,敬巧:把草取出,中间缠上红纸条,用木棍儿夹住,放在院子当中,这就是巧神。摆上剪刀,尺子等形状的面食和其他祭品,烧香,叩头,许愿。3,观巧:每人掐一节“巧”草投入水中,然后慢慢观察它的变化,若变成开花的形状,就说明你是巧人,若仍是一根草棒,就说明你不巧。实际上这种草掐下一节来放在水里,一般都两头裂开三五片,卷曲而成开花状,所以都是人人灵巧皆大欢喜的。4,受巧:姑娘媳妇们盘腿闭目坐在墙下,静听“巧神”指教。小伙子们则用力向她们脸上扇风,把“巧”气扇给她们。围观者就问“巧神教你做什么?”她们一一作答。到此,整个乞巧活动就完成了。
这种风俗起于何时,笔者还没查到确切的文字记载,但不会晚于东汉时期。因为反映东汉末年爱情生活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表现。勤劳美丽善良的刘兰芝受不了婆婆的故意刁难,说服了在卢州府当公务员的丈夫焦仲卿,辞别婆婆回娘家去(实际上是暂时离婚)。临走时,向与她感情亲密的小姑子洒泪作别说:“勤心养公母,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可见刘兰芝是很重视七月初七乞巧节的。她本身就很巧,“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她十七岁嫁过来后可能每年都领着小姑参加七月初七的乞巧节,并与姐妹们结下了亲密的友谊,所以临走时才交代小姑初七及下九和姐妹们一起玩乐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她。由此可知,东汉以前七月七乞巧节已相当流行。
乞巧节怎么又成了情人节,这要从源头说起。乞巧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这故事家喻户晓,无须赘述,只说结尾吧。牛郎挑着一双儿女追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金簪在牛郎织女之间划了一道子,立时一条又长又宽的银河出现了,波浪滔滔,难以渡过。从此夫妻两隔河相望而不得相见,但两人谁也不肯离开河岸。玉帝王母也拗不过他们,就发了一点慈悲,允许他们一年见上一次面,时间定在七月七日夜。但大水相隔,如何相会,多亏天下的喜鹊这天夜晚都飞来做自愿者,头尾相接,翅膀叠压,一排排,一层层,竟然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度过这又悲切又甜蜜的一夜。久别胜新婚,他两有多少酸甜苦辣要互相倾诉,据说七夕之夜人们在葡萄架下可听到牛郎织女的脉脉情话。说到伤心处,泪落成雨,所以七月七,十有八九要下雨。
这一爱情经典使七月初七成了中国情人节,又是后人诗词创作的一个源泉,这里只举三例。“古乐府”中有一首无名氏的《长歌.》:“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啼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杨贵妃死后,唐明皇日思夜想,派道士“上天入地”寻找爱妃的灵魂,道士回报说她在东海里一座仙山上,成了太真女神。明皇到仙山上找到了太真,一见果然是爱妃,两人缠绵倾诉了一番之后,贵妃说她已经不可能回去了,并赠给明皇一些纪念品,两人相约,效仿牛郎织女每年七月初七夜里见上一面。这首长诗结尾写道:“临别殷勤重寄语,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天长地久终有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据说是苏东坡的学生兼妹夫的秦少游有一首词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趣推向了极致:“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现在,新女性们个人都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已很少有人向织女乞巧了;随着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的蔓延,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也很少有人问津了。但七月七日这个饱含执着与悲切韵味的中国情人节,历经两千年流传至今,她不该也不会在我们这一代中断,消失,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将永远存活在我们的艺术宝库里,存活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的心目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