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蒙古草原上的盛大节日——那达慕

admin

七八月间是蒙古大草原的黄金季节,雨水丰沛,牧草青青,鲜花盛开,牛羊马群膘肥体壮。这时你会发现人们或骑马,或骑骆驼,或赶着勒勒车,一家家,一伙伙,一帮帮,从四面八方,向一处汇聚。男子们穿着蓝色,绿色,黑色的长袍,腰扎彩色绸带,挂着腰刀和褡裢,头戴礼帽;妇女们穿着色彩鲜艳的袍子,拖着发辫,用红,蓝布缠头;无论男女都穿着毡靴或皮靴。他们去干什么呢?原来是去参加蒙古人一年一度的节日庆典——那达慕盛会。
“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游艺”,规模有小,中,大之分。嘎查(村)和苏木(乡)级的,规模较小,水平不高,但传统风味浓厚;盟和自治区级的,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水平最高,但时代色彩过浓,虽说是“草原文化节”,实际上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物资交流,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成了重头戏。比如一锅肉汤,加进去的水分和材料过多,就失去原汁原味了。倒是旗,县级的,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引进了新的内容,规模适中,又便于周围群众参加。
那达慕会场多选在依山傍水,开阔平坦的草原上。人们赶到之后就搭起毡帐,煮肉熬茶。周围各家商场店铺,马戏杂耍的大大小小的篷帐早已搭好。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
开幕式,过去有喇嘛焚香燃灯,念经诵佛,祈求佛祖保佑牧民吉祥平安,人畜两旺;现在鸣炮奏乐,领导致词,各方代表讲话,然后表演与竞赛活动开始。蒙古是尚武的民族,勇敢,机智,顽强,是蒙人传统的价值观,审美观,所以表演与竞赛都以能体现这种民族素质的“三艺”为主,这“三艺”就是摔跤,赛马和射箭。
浑厚雄壮的摔跤歌响起,矫健壮实的摔跤手,摆动着双臂,雄鹰展翅一样跳动着,从两边进入场地。他们上身穿着镶有一排排铜丁的“桌铎格”,下身穿着肥大的摔跤裤,腰扎宽布带,足登传统的布利阿尔靴,头缠红,黄,蓝三色巾。两人试探着互相接近,机警地注视着对方,跳动着脚步忽进忽退,转来转去,寻找进攻的机会。一旦找到战机,就迅猛地扑上去,紧紧抓抱在一起,揪,扭,扳,推,上顶下靠,勾脚绊腿,动作凶狠而稳健。在欢呼喝彩声中愈斗愈勇,互有进退胜负,结果多是雄壮的大个子取胜。不过也有例外,有的大个子抓住小个子的腰带,把他猛地举过头顶,像玩车轮一样转动起来,估计对手已经转晕,猛地往下一摔,不料小个双脚落地生根,又扑上来搏斗了。斗得大个劲头稍懈时,小个瞅准机会,轻轻一勾腿,一戳软肋,大个子咣当一声倒地。这时全场就会掌声如潮,欢呼雷动。摔跤不分等级,实行淘汰赛,最后决出布盔(冠军),二布盔等。
赛马场地更是热闹,骑手们身着蒙古袍,脚蹬长筒靴,头扎彩巾,腰束彩带,英气勃勃。几十匹骏马在起跑线后排开,弹蹄竖耳,跃跃欲试。一生发令枪响,群马腾跃飞奔,势如疾风暴雨卷地而来。“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这两个连小学生造句都用烂了的成语,用在这里还是十分恰当的。有的马一路领先,有的却半途落伍,而后来者居上。加油声,赞扬声,叹息声,随着嗒嗒嗒嗒的马蹄声传遍全场。首匹冲过终点,激情的赞歌响起,人们争着向得胜的骑手敬酒。
射箭,最好看的是骑射。射手骑技娴熟,箭法如神,跑马连射,每次三箭,轮射三次,每人九箭,以中靶多少排名次。
那达慕也与时俱进,三艺各有发展,赛马增加了赛摩托,摔交增加了柔道,射箭增加了步枪射击。此外,还有剧团,文工团,乌兰牧骑,杂技团,魔术班的表演,田径,拔河,武术,马球,篮球,排球等体育项目。入夜一堆堆篝火旁,青年男女在马头琴的伴奏下轻歌曼舞,草原牧歌马刀舞,丰富多彩,纵情欢乐,直至深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