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一年有24个节气,12个节日,其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2个,就是清明和冬至。现在清明的节日味儿仍然很浓,冬至,人们看重的是节气,节日色彩越来越淡了。人们对冬至的普遍印响是,这一天黑夜最长白天最短,过了冬至夜渐渐缩短,天渐渐延长。此外就是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就算过冬至了。
白居易有一首诗叫《邯郸冬至夜思家》,诗中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常年漂泊异乡,冬至这天寄居在邯郸城外的驿站里,双手抱膝,面对孤灯,只有影子和自己作伴,何等凄凉!人逢佳节倍思亲,诗人自然思念家乡亲人。但这种思念之情并没有直接表述,而是想象家人过节深夜团坐正在诉说着对他这远行人的思念。双向思念,情味更足。通过该诗的表层意思,能看到一个历史层面,即唐代人对冬至十分在意。
古人对冬至确实很重视。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之后气候进入严寒季节,即“入九”。以阳历来说,冬至在每年12月21日与23日之间。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测定出来的,古代是一个重大节日。过冬至,人们要互相庆贺,还要祭祀天地祖宗。人们认为,冬至一过,阳气回升,是全年节气循环的开端,是吉利的日子,所以应该庆贺。《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晋书》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可见,那时冬至仅次于过年。到唐代,冬至甚至于和过年一样重要了,《唐书.》有栽:“元正,岁之始;冬至,阴之复,二节并重。”如果说唐代以前冬至还是王公贵族的大节,到宋朝已普及到民间了,杭州市区休假三天,欢庆冬至。现在有些地方还把冬至当作一个节日来过,北方有冬至喝羊肉汤,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则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是北方普遍的风俗。冬至吃饺子的起因,说法多样,以张仲景治病救人一说较为可信。东汉张仲景,南阳人,精通医术,曾为长沙太守。他的座右铭是“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为良医。”一年冬季,他听说家乡疾病流行,便毅然辞去太守之职,回乡行医。张仲景看到在风雪中挣扎的乡亲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痛苦地呻吟,不少人耳朵都冻烂生疮了。他便带领子弟们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施舍“祛寒娇耳汤”来医病治伤。具体做法是:先把羊肉、辣椒(一说当时还没有辣椒,可能是花椒)和一些抗寒药材放进锅里煮,然后捞出来切碎,再用面皮包好,做成耳朵样的“娇耳”,再放回原汤煮熟后连“娇耳”加热汤每人一大碗。人们吃下去,浑身暖和,两耳发热,治好了冻伤的耳朵,又增强了抗寒祛病能力。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并仿照他的办法,在冬至那天做“娇耳汤”吃。至今南阳地区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现在,人们虽然不像古人那样重视冬至节了,但受冬至一二千年的影响所形成的文化理念仍延绵不绝。以“冬至”为题目的文艺作品屡见不鲜。先是有林语堂先生的《冬至之晨杀人记》,现在又有年轻导演谢东的处女作《冬至》,入围第十六届国际电影节,其主题是“平淡的生活在寒冬被颠覆”。由大挽儿明星陈道明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冬至》,主题是“蜕变从冬至开始”。香港歌星莫文蔚演唱的爱情歌曲《冬至》震撼人心,特摘取一段,作本文的结尾:“指尖以东 , 在夹克深处游动/ 能抱拥 便抱拥,下次用好友身份过冬/ 街灯以东, 白雪吻湿只眼瞳孔/ 能放松,便放松 泪比飞霜沉重/ 空港以西,习惯生关死劫流失/ 能放低,便放低 沉重感可将机身跌毁/ 机舱以西 直觉以光速去传递/ 坐快车,乘早机 自此疏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