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清明节叫得很响亮,寒食节不大闻名,其实是先有寒食节后有清明节。因为两节相连,后来就合二为一了,寒食节即清明节,清明节即寒食节。发展到现代,大有清明节代替寒食节之势了。
寒食节的来历要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晋国。晋献公有三个儿子,申生,重耳和夷吾。申生偏好医术,不愿从政,夷吾德才不如重耳但有野心。献公驾崩,申生流入民间行医,夷吾在秦国齐国帮助下登基为帝,即晋惠公。夷吾怕重耳威胁他的帝位,就设法谋害他。重耳本有实力抗争,但不愿兄弟相残,就出国逃难去了。狐偃,赵衰,魏武子,介子推等几个心腹紧密相随。流浪途中饥寒交迫,一次重耳饿得晕过去了,找不到一粒米下肚,介子推就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切碎煮成肉汤端给重耳。重耳迷迷糊糊喝下去,清醒过来,周身有了活力。他牢牢记住介子推的救命之恩。重耳流浪十九年,漂泊了八九个国家,“艰难困苦备尝之也,人之情伪尽知之也。”最后在秦穆公帮助下返回晋国当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文公掌权后对与之患难与共的功臣们大加封赏。而介子推不愿为官(一说文公一时疏忽忘了封介子推),就背着他的老母亲逃进绵山里去了。文公急于找到自己的救命恩人,就下令从三面放火烧山,想硬逼着介子推下山。大火连烧三日,已经熄灭,但还是不见介子推,文公带领群臣上山搜索,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抱着一棵柳树已经都烧焦了。文公极为痛心,为介子推母子举行了国葬,并改绵山为介山,在山上建了子推庙,庙门楹联是:“主辱臣忧,当在外从亡,一饭已经肝胆碎;功成身退,问诸侯食禄,千秋留得姓名无。”后人为纪念介子推这位忠义之士,每到他烧死的那一天,人们都自觉地禁止烟火,只吃冷食。相沿成俗,这一天就成了寒食节。传说往往与客观规律暗合。我们聪明的祖先根据长期观察发现,每年冬至后105天前后多有大风刮起,为了避免火灾而禁火三日,人们只能吃凉饭,故有“寒食节”。
至于清明节的起源,传说也与介子推有关。晋文公给介子推收尸时,见他紧紧抱着的柳树上有个大洞,洞里有一封血书,其中两句是“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次年文公上山祭奠,见老柳树又发出了新枝条,想起介子推“但愿主公常清明”的忠言,就赐名为“清明树”,将次日定为“清明节”。这种说法有些勉强,其实,清明节最早只是一个节气,而不是节日。秦汉时期,人们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半月一个),用来标志全年气候的变化,指导农业生产。上初中时,生物老师教我们一个24节气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二曙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年。”其中24节气依次排出(为凑成七字句,用来填空的字除外)。清明,是一年的第五个节气,这时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空气清新,阳光明丽,所以叫“清明”。这个表示时序的节气,后来和寒食节连在一起,又成了有纪念意义的节日了。节日与节气合一,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只有清明和冬至两个。
清明节的习俗,扫墓和插柳最普遍,踏青,当秋千,放风筝等就因地而异了。扫墓,自然缘起于寒食节祭奠介子推,后来人们逐渐忘记了介子推,都到自家祖坟上去祭扫了。说是祭扫,实际上是先扫后祭。墓地少有人去,都很荒凉,家人到了之后先打扫一下环境卫生,清除坟墓周围的垃圾杂草,在坟上添一些新土,然后再摆上供品,点燃香烛,放挂鞭炮,招呼先人的在天之灵前来享用并叩拜祈祷一番。最后还是自己把供品吃掉完事。建国后,每到清明节,学校机关团体都到当地的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以继承先烈遗志,完成他们的未竟之业。五十多年来这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已成惯例。现在清明扫墓仍很盛行,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带着香烛供品鞭炮等到先人墓前祭扫一番,否则就觉得对不起故人,内心不安。城市人也纷纷到公墓、灵堂或郊区坟地去。不少人不远千里赶回故乡,凭吊阴阳两隔的亲人。许多港奥台人士和漂流海外的游子,也特意赶回故土,访问乡亲,拜谒先祖,寄托久远的哀思。祭祀先人,不忘根本,表达孝心,自然是好事,但若不注意,引发山林起火,就糟了。所以,上坟祭扫,一定要等到纸钱燃尽,灰飞烟灭,确保没有火星余烬之后,才好离开。至于返乡人多,一时交通紧张,倒不是大问题,春运难题都能解决,何况清明节呢?
清明节插柳戴柳的风俗经几千年而不衰。清明那天几乎家家户户门旁都插着一束柳枝,许多人外出归来头上都戴着用柳条编成的花环。老话说“清明不戴柳,死后变成狗”这是俗的说法,也有雅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寒食.》一诗中写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都能看出清明柳风之盛。这一风俗和晋文公命名“清明柳”有关,还是编清明柳的故事与这一风俗有关,现在就说不清了。能够理解的就是,死气沉沉的寒冬过去不久,人们折几枝吐着鹅黄泛着新绿的柳条戴在头上或插在门边,能给生活平添许多生机与活力。
踏青,也是严冬过后,人们再也耐不住寂寞而到野外去寻取生命情趣的一项活动。清明正值早春三月,是春游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城里人,或亲朋相约,或举家出游,带上吃的喝的,纷纷涌向郊外。古时,妇女没地位,成年地关在家里,清明是她们的解放日,打扮一番,穿上新鞋(叫踏青鞋),姐妹们相约出游,格外兴奋。现在踏青之风越来越盛,就北京来看,清明前后,各主要道路,出游的车辆络绎不绝,近的逛逛公园,远的去郊县山林水库。杜牧的《清明》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行人”中有上坟扫墓的也有出游踏青的。当然,出游踏青的人群里,很少见到农民,古代这样,现代亦如此,因为他们早就到田野里忙碌了。
当秋千,放风筝,栽花种草植树,都是清明节饶有兴趣的活动,此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