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藏民用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殖和迁徙作为时令变化的标志,例如桃花开放就算一年的开始。又经过多少代的观察积累,藏民发现月亮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上弦7天,正圆(望)7天,下弦7天,无月(朔)7天,人们把月亮运行的一个周期叫做一个月,三个月为一季,四季为一年。第一季称为暖风期,第二季为丰叶雨季,第三季为果熟期,第四季为冷风期。在第一季开始的日子,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放歌起舞欢庆新一年的开端,叫做共享喜歌的聚会,这就是藏年的雏形。后来又先后吸收了印度的太阳历和唐文成公主带去的夏历,逐渐形成了适合青藏高原特点的天文历法,于公元1027年固定下来,沿用至今。藏历正月初一 ——十五的新年成了藏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藏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之巅,加之大气纯净,透明度特好,所以感觉蓝天白云,日月星辰,高山大川这些自然之物离自己特别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们的生活及生命。他们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试图揭开这方天地的奥秘,由此就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原始的宗教信仰。所以藏历年神鬼色彩,宗教气息很浓重,是个娱神·娱佛·娱人兼具的节日。
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忙着做准备:把麦穗染上色彩,拿几粒青稞种子泡在水盆里,让它发出青稞苗来。酿造青稞酒,备好酥油茶,用酥油和面粉炸油果子,制作各种“卡赛”(点心),用酥油花塑造成羊头。还要采购年货,缝制新衣,打扫卫生,用石灰或糌粑粉(有条件的用白漆)在墙壁上画出各种吉祥图案,如画蝎子避邪。
除夕,家家户户吃“古突”(面疙瘩)驱鬼。拿面团做一个“鬼”放在一只陶罐里,家人把吃剩的“古突”倒进陶罐,并说“这些给你,吃饱了就走吧。”每人拿一个面团在身上拍打一番扔进罐里,说“带走邪气。”男主人拿一把点燃的柴火在屋里院里熏一遍,向外走去边走边喊“鬼走吧。”;女主人捧着陶罐跟在后面,把罐子扔到十字路口,放一挂鞭炮转身回家。除夕之夜拉萨的大街小巷鞭炮轰鸣,火把游动,甚是热闹。
初一,主妇早早起床,洗刷完毕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叫“汲新水”,第一个取回新水的会给全家带来吉祥幸福,然后喂饱牲畜,叫醒家人。这时街上传来说唱老人祝福新年吉祥的“扎嘎”声(现在多用放录音广播来代替),大家穿着节日新装迎接新年的到来。许多人家的房顶上竖起了经幡,摆上供品,祈求丰收如意。经幡由蓝,白,红,绿,黄五色布连接而成,象征蓝天,白云,红火,绿水,黄土。各家都把染色麦穗,青稞苗,“卡赛”(点心),“隆过”(羊头),和“竹素其玛”(五谷斗)摆放在佛龛或藏柜上。全家拜神敬佛之后依辈分顺次坐在卡垫上,准备吃吉祥饭。进食前每人先在嘴上粘一点糌粑面,来表示自己是吃糌粑的子孙。长辈端来五谷斗,里面有糌粑,人参果,炒蚕豆,炒麦粒等食物,每人抓一把撒向空中祭神,然后抓一点自己吃。家长挨个祝愿“扎西得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晚辈祝老人“扎西得勒,彭松错”(吉祥如意,功德无量)。仪式结束,大家开始喝青稞酒,吃吉祥饭,饮酥油茶。初一,一般都是全家闭门欢聚,从初二起走亲访友,互相拜贺,人人去拜年,家家迎宾客,路上“扎西得勒”“洛萨尔桑”之声不绝于耳。每天夜晚,堆堆篝火燃起,沉浸在节日欢乐中的人们忘情地放歌起舞。热烈奔放的锅庄舞,尽情地表达狩猎,游牧,农耕,丰收的喜悦;轻快旋转的枯卓舞,是青年男女的最爱;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弦子舞,更能饱耳目之娱,俊男手操马尾胡琴(弦子),靓女拂动艳色长袖,边歌边舞,花样频出。在这种篝火晚会上,人们一下子把鬼神佛祖忘得干干净净,完全地投入,彻底地放松,尽情地歌舞,忘我地狂欢,这才是真正的节日欢乐,真实的性情表露。
正月十五,拉萨大昭寺周围的八角街上,举行盛大的灯火晚会,叫“灯节”。沿街,用酥油,糌粑等塑造出山川殿阁,龙风鸟兽,花果林木,戏剧人物等等。酥油灯点亮,满街通明,游览观赏者,人山人海。这与我们汉族正月十五的灯节十分相似。
藏历新年与农历新年相似之处颇多,从上文不难找到证据。不知是藏族吸收了汉族的习俗,还是汉族借鉴了藏族的风情,反正各族文化都是相互交流与彼此融合的。
上一篇 浪漫也要明白——情人节进言
下一篇 土家人过赶年